▼ 2019.09.12 | NO.108
朦朧的山,籠罩著一層薄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昨天晚上的雨彷彿就是早已化為灰塵的夢境,一覺醒來,桃花源。
—— 柯藍
坐落於山水之間被分水江和富春江圍繞。江粼粼的清流,天連水,水連天,交接處迎面擋著一道屏風似的山影。
桐廬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鐘靈氍秀之地、瀟灑文明之邦」的美譽。也是中國最具幸福感縣級城市第一名。
本期「GoFashion路尚」邀請到集氣質、才華於一身的演員柯藍,一同遊富春江,領略桐廬山水魅力,了解江南古村落的民族風情,感受這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現代化於古老文化結合的縣城。
桐廬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地處錢塘江中游,富春江斜貫縣境。桐廬縣以丘陵山區為主,平原稀少,富春江由南而北縱貫縣境東部,分水江自西北向東南匯入富春江。
山的偉岸,石的氣勢,水的靈韻,林的秀色,構成了桐廬山水洞天色彩斑斕的景緻與詩畫般的意境。
她是演員,是主持人,她是《人民的名義》裡的陸亦可,也是《人間正道是滄桑》裡的翟霞,是最近《聲臨其境》裡一秒入戲的「包租婆」。她的美是時間和品格賦予的韻味,她是柯藍。
一個地方的發展,自然跟旅遊業是息息相關的,桐廬正在迅速建設中,去年年底通了高鐵,引來很多遊客來這個世外桃源一享安逸。
桐廬的民宿一般都在靠近山水的地方,位置不算優越,但是環境非常好,環山臨水,讓我們一覺醒來彷彿置身仙境般,推開門就能感受到最純粹的大自然的氣息。
讓人難以割捨的,還有民宿提供的餐飯,都是純天然無添加的農作物,肉類食品也都是家養或新捕回來的,終於理解了嚐鮮是一種什麼體驗。來桐廬遊玩的人越來越多,民宿產業可謂發展迅速,也受到政府的支持。
富春江 要說桐廬哪裡的水最著名,必須要提到富春江了。富春江兩岸山色清翠秀麗,江水清碧見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稱,更兼許多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鎮點染,使富春江、新安江畫卷增色生輝。
富春江一帶昔有「小三峽」之稱,「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自古以來,引來不少文人雅士為之賦詩。
富春山居圖
元代畫家黃公望,以富春江為背景,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用了7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副舉世無雙流傳至今的畫作《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屬於國寶級文物。
風景畫不是簡單的描摹自然的風光,而是畫家的精神的訴求與流露,是畫家人生態度的表達,是畫家人生追求的體現。
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張畫,是一個哲學,一個生命態度的東西,使創作者能夠把積壓了九十年的亡國痛轉成另外一個東西,豁達,擺脫異族統治的痛苦,還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興亡,只是回來做自己,做個簡單自己。
柯藍給我們的印象,是完全獨立於某種眾流的形式。對人對事她從來都是愛憎分明,剛正不阿,有自己的一套見解,並敢直言不諱。柯藍就是這麼一個自我行走的人,所想所念,都是她自己認定的。
現在人人都說“做自己”,可是面臨許多選擇的時候,誰能真正的做到“做自己”。在柯藍堅定的信念裡,只有一個選擇,活在當下。
蕭灑桐廬郡·十絕
時年北宋景佑元年春,範仲淹正前往兩浙西路睦州赴任知州,遠離了朝堂上的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逐漸接近山明水秀的睦州之地,他的心境也隨之豁然。睦州當時有個別名叫桐廬郡。
桐廬的奇山異水,淳樸的鄉間民風,無不成為範仲淹創作的題材,46歲的範仲淹也迎來他一生當中第一個創作高峰,《蕭灑桐廬郡十絕》就是當時所作,可謂是一氣呵成。 範仲淹筆下的「蕭灑」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一個主要原因還在於他是用心去寫的。因為他已經把自己與桐廬郡的山山水水融為一體了。他的內心充滿瀟灑。
範仲淹《瀟灑桐廬郡十絕》共寫了10首五言絕句,然而,他為我們展現的何止10幅圖畫,有的一句詩就是一幅畫。
▲清·歲寒堂藏版《範文正公全集》
前短時間熱播的綜藝《聲臨其境》,柯藍的表現真是讓我們驚喜不斷。為包租婆配音那一段,開始前柯藍先揉亂自己的頭髮製造氣氛,流利的粵語和自備的小道具,加上柯藍精彩絕倫的表演,把囂張跋扈的包租婆表現的淋漓盡致。 她對任何事都很認真,在開始表演的那一刻,她就已經把自己帶入角色,讓我們不得不佩服藍姐作為一個演員「職業技能」。
江南古村落—荻浦村 江南古村落地處桐廬縣江南鎮,位於富春江南岸、天子崗北麓。
古村落歷史悠久,擁有濃厚的民俗風情、獨特的水系資源、龐大的古建築群和深厚的宗氏文化,是農耕文化的結晶。
古村落以深澳為核心,包括徐畈、環溪、荻浦,青源五個村,2006年列入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2007年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荻浦村位於桐廬縣江南鎮東部,與富陽交界,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以申屠姓氏為主。村域歷史悠久,距今900年許,文化底蘊豐厚。
遠遠望見高高的馬頭牆,應是一棟老建築,迎著而去,果不其然。白牆黛瓦的徽式建築,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板、鵝卵石鋪就的小徑,處處都散發著濃濃江南風情。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進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行走在江南鎮的荻浦村,這裡道路寬敞整潔,溪水清澈見底,小橋婉約玲瓏,古樹高大蔥蘢,彷彿走入了五柳先生筆下的世外夢境。
桐廬不僅有「中國最美縣」「中國詩歌之鄉」等美譽,桐廬的越劇也是非常有名的。 位於荻浦村的保慶堂是省級文保單位,保慶堂前廳為接客廳,正廳為戲台,徐玉蘭等名角都曾在這個戲台上展現風姿。
越劇,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越劇在影響遍及全國的同時,也走出國門,在國際上贏得盛譽,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
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為主,藝術流派紛呈。
剪紙藝術
桐廬剪紙是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浙江桐廬的民間剪紙古已有之,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已有1400餘年。 2014年,桐廬剪紙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計畫名錄。
俗話說“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桐廬地處江南魚米之鄉,溫潤的氣候,富足的生活,孕育了桐廬人特有的聰慧和靈性。桐廬人喜歡剪紙,也常用剪紙寄給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桐廬人眼裡,家鄉的一草一葉、一川一溪都是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和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桐廬人善於把對家鄉的熱愛,對大自然的敬仰,用一刀一剪刻畫在精美的剪紙中。
凝視桐廬的風景剪紙,一幅幅作品無不散發著凝煉概括、厚中見秀、玲瓏剔透、含蓄華麗的藝術氣息。在桐廬鄉間,剪紙藝術早已有之,窗花、燈花、鞋花、衣飾花、喜花廣為流傳。
我看到的柯藍是真實的,在演藝圈闖蕩多年的她,沒有收到一絲污染,她還是那個渾身透露著浩然之氣的她。她活得那麼通透,永遠都是自己主導自己,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響。用她的話說人生就是「盡情活過、不枉此生、沒有後悔、不留遺憾」。我羨慕她這一生——自由且精彩。
山水之美能一至於斯,不得不再感嘆大自然的偉力,美麗的山水哺育了辛勤的桐廬人,他們用保護桐廬最原始的樣子作為回報。當然吸引我們的不只桐廬的美景,還有桐廬深厚的文化底蘊,經過歷史的沉澱,顯得越發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