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而今天要搭12點15分的高鐵到杭州了,10點鐘坐地鐵到了南昌西站。從南昌西站到杭州東站大概是3小時車程,七月的杭州是真的熱啊,接近40度的高溫,一出高鐵就感覺到一股熱浪逼人了。搭地鐵到了飯店後,已經快4點了,休息了一會兒後,就出發去西湖看日落了。
杭州也是到處共享單車的,飯店門口就有,是我包月的哈囉包月是可以跨地區使用的,這讓我在杭州的出行方便多了。
騎了20分鐘,並到了南山路的西湖公園入口。雖然天氣很熱,但遊客依然很多。西湖很大,圍繞著西湖劃分了許多公園,沿著湖邊走到柳浪聞鶯公園。
亭灣騎射
柳浪聞鶯,古稱聚景園,是「西湖十景」之一。湖邊種滿了柳樹,可惜現在已經聽不到黃鶯的叫聲了。走著走著發現,沒必要一直沿著湖邊走,看到的風景都是一樣的,然後離開了湖邊,走到公園裡面,公園裡的風景果然不會令人失望。
魚水亭
穿過柳浪聞鶯,就到了學士公園了,相傳宋有學士居此,故名學士公園。學士公園可以遠眺雷峰塔,剛好時間到了6點半了,太陽開始下山了。找個好位置,可以拍到雷峰塔和日落同框,這也可以算是雷峰夕照了(西湖十景之一)。
看完日落,並去吳山廣場坐地鐵到城市陽台看錢江新城的燈光秀。在西興大橋到博奧隧道這段的之江路上是可以看到對岸的奧體中心體育場,一朵大蓮花。燈光秀是在8點半開始的,表演時間只有15分鐘,表演的地方是在杭州大劇院這裡,最佳觀賞地方就是城市陽台了。我開始以為是在對岸的奧體中心,結果等了好久也沒看到,後來醒悟過來,連忙跑去城市陽台,最後在結束前兩分鐘趕到,看到了最燦爛的一幕。
7月22日,在飯店吃完早餐,8點鐘出發,騎著共享單車到了西湖的斷橋。斷橋殘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斷橋景緻較好的時候是冬日雪後,此時橋的陽面冰雪消融,但陰面仍被殘雪覆蓋,從高處看,橋似斷非斷。
過了斷橋就是白堤了,白堤全長1千米,橫亙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里湖,並將孤山和北山連接在一起。白堤兩側垂柳依依,遠處的青山環繞,與湖水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過了白堤是平湖秋月了,「平湖秋月」景觀也是西湖十景之一,指:每當清秋氣爽,西湖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公頃」之感,故題名「平湖秋月」。但白天來看,就平平無奇了。
過了平湖秋月,到中山公園了,也就是孤山。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面積20公頃,是文物勝跡統合之地,也是觀賞西湖的最佳地方。但是要爬山,就果斷放棄了。
孤山最美轉角
繼續往前走,並經過岳王廟,因為要門票,就沒進去了,再往前走就到曲院風荷。因此處附近的池塘種有菱荷,每當夏日風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故名“曲院風荷”,這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其實西湖很多地方都有荷花,一路走來,已經看到四五處荷花了,所以這裡的荷花就變得沒什麼特別了。
繼續往前走,並走到蘇堤。蘇堤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全長約2797米,是北宋元祐四年(1089),詩人蘇遼(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築並歷經後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
走過蘇堤,到了花港觀魚公園,這裡也是「西湖十景」之一,不過感覺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公園。
出了花港觀魚,到了馬路對面的太子灣公園,這裡遊人很少,幾乎沒有人,顯得十分幽靜。
逛完太子灣公園,時間已經是11點半了,步行了三個小時,走了半個西湖。
在太子灣公園對面坐公車到了滿覺隴,準備在這裡吃了午飯,下午走走九溪景區。滿覺隴有很多小餐飲店,在網路上找了家好評較多的解決了午餐,就開始下午的健行了。
首先是去了一個網紅的“湯屋”,就在下滿覺隴75號旁邊的小路進去,進去後看到的就是一座小茶山,“湯屋”就在山腳的左邊。其實這是一幢外形獨特的漢代風格磚木結構小樓,因酷似電影《千與千尋》裡的「湯屋」而走紅。
又看完「湯屋」回到滿覺隴路繼續往前走20分鐘,就到了楊梅嶺。如果不想走路,也可以搭87號公車到楊梅嶺車站下車。穿過楊梅嶺村,沿著乾龍路往前走就到九溪景區了。
九溪,並俗稱「九溪十八澗」。位於西湖西邊山脈的雞冠壟下。北接龍井,南貫錢塘江。九溪的主景是「水」。九溪的水發源於翁家山楊梅嶺下,沿途匯合了青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渚頭,方家等九條溪水,曲曲折折,忽隱忽現地流入錢塘江,稱為九溪。 「十八澗」並非實指,倍於\"九\"表示細流之多,發源於龍井村西北獅峰下,匯於詩人嶼,孫文瀧,雞冠壟等細流而成澗,經徐村入錢塘江。
途經理安寺,但現在理安寺已成為歷史遺址了,山頂已無寺廟及香火,現在已變為一家餐廳了。
步行20分鐘左右,就到了九煙樹了,該景區是由眾多小溪流匯合而成的Y字形溪澗,每逢雨後,附近八覺山上的樹林煙霧升騰,滿谷迷濛,形成好看的煙樹景觀,最佳的觀光遊玩時間是在春秋兩季。在這裡休息了一會兒後,繼續前進。溪邊不時看到有很多大人帶小孩在戲水的,又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終於走出九溪景區了。全程走了兩個小時,算是比較輕鬆的陡步路線了。
在區域路口就是公車總站了,搭公車到了雷峰塔景區,人超多,不進去了,到了對面的淨慈寺(門票10元)。
淨慈寺,並創於後週顯德元年,南宋時位列禪院「五山十剎」前三甲,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進寺後,拿了三根贈送的香,先拜拜吧。然後走到後面的小山上,這裡也可以看到雷峰塔。
晚上,以武林廣場吃了晚飯,就回飯店休息了,白天走累了。
7月23日,而今天要去的地方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良渚文化是分佈在環太湖地區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與文化命名地,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國家文物局曾明確提出,在發現的代表中國早期文明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8點鐘坐地鐵到良渚站,在旁邊的公車總站坐1222M路公車直接到了公園南門,這班車是每30分鐘一班的,公園開出的最晚一趟是15 :30,所以遊玩的時候要留意時間,錯過時間就只能搭叫車了。
車程約25分鐘就到園區南門了,在遊客中心換了門票(75元,含觀光車票),園區很大,可以選擇坐觀光車或租電動車遊玩,如果是三四個人的,建議租電動車比較方便,如果是觀光車,中途有可能不能同乘一輛車,而且等車的時間會比較長。當然,步行也可以,但十分不建議,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走完估計都會中署了。公園非常大,而且十分空曠,一片田園風光,所以來這裡遊玩一定要做好防曬,打傘是必需的,戴帽子都不頂用。
聽工作人員說,來這裡遊玩的最佳時間是春秋兩季,春天可以看花,秋天可以看金黃的水稻,而夏天因為天氣太熱太曬,一般比較少人來。夏天的良渚公園是滿眼青綠,公園裡也展示了部分良渚古城的遺跡,例如古城牆、良渚人的生活場景、隨葬品等,而大部分的文物已經放到良渚博物館裡了。
踏入公園的那一刻,眼前的良渚公園寧靜而莊嚴,綠草如茵。
坐觀光車遊玩是逆時針單向運行的,每個站點可以乘坐一次,候車點有工作人員驗票,而且有些候車點還有免費的涼茶供應。
第一站是南門站,也是觀光車的起點,南門站附近有一片花海,可以先去看完花海再去坐車,因為終點的下車點和起點不是同一個地方。我就因為回來要去看花海,多走了些冤枉路,浪費了些時間,導致錯過了公車。
第二站是陸城門站,並重現了良渚人打獵的場景,從這裡往南城牆站走,可以看到東水城門,南城牆發掘點等,這一段路的風景還不錯,不想走路的話也可以坐觀光車,步行大概七、八分鐘。
第三站是南城牆站,這裡有一些室內的展示區,可以來這裡嘆一下空調。
第四站是鍾家港驛站,這裡有居址與工坊展示區,還原了良渚人的日常生活。
接著步行到莫角山東坡展示區,莫角山也是良渚古城的宮殿區域,不過現在就只是一大片空地了。然後到了巨型木構展示點,這裡展示的是良渚人加工柱子的場景。
接著走到第五站東城牆,但這裡沒什麼看的,可以不來。
接著坐車到第六站雉山站,雉山站有個觀景台,可惜週邊種滿了高高的竹子,遮檔了視線,所以這裡也沒什麼看的,可以不來。
第七站是莫角山站了,因為之前已經去過了,而且候車點的工作人員也說那裡沒什麼看的,所以直接去到下一個站了。
第八站是反山王陵站,這裡展示了一些挖掘出來的良渚古國貴族們的隨葬品,如玉琮、玉壁等。
第九站就直接去到桑樹頭站了,從這裡步行到了鹿苑,途中會經過池中寺糧倉。到鹿苑時,已經快2點了,鹿苑裡放養了十來只梅花鹿,遊客可以買飼料餵梅花鹿(20元一包),不過這時候梅花鹿都回到宿舍午休了,只能拍照,不能互動了。鹿苑這裡有兩家餐廳,在餐廳裡簡單吃了一碗水餃,就離開了,回到鹿苑站坐車回到終點了。
在公園裡玩了四、五個小時,到公車站剛好錯過了14:30分的公車,不想等到15點鐘,只好坐網約車到良渚博物館了(18元),車程大約15分鐘。
良渚博物館是免費的,不需要預約,登記身分證就可以進入了。館裡的遊客還是很多的,特別是小孩子,應該是有很多學校組織學生來參觀的。在這裡,豐富的文物和詳實的介紹讓人對良渚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農業生產到手工業製作,從社會組織到宗教信仰,讓人見識了中華文明五千年前的珍貴遺存。
在博物館參觀了約30分鐘左右就基本上看完了,接著搭公車到了拱宸橋。在博物館是沒有直達拱宸橋的公車的,最後還是要騎共享單車到達。拱宸橋是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起點,京杭大運河始鑿於春秋,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全長1,794公里。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北起餘杭塘棲,南至錢塘江,全長約39公里。
沿著大運河有三個歷史文化街區,分別是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和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
拱宸橋位於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是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南端的起點,建於明崇禎四年,清光緒十一年重建。橋樑總長92米,寬5.9米。橋身以條石錯縫砌築,上貫穿長鎖石,橋面呈柔和弧形,為三孔石拱橋。拱宸橋中的“宸”,意為帝王宮殿,高大的拱形石橋,象徵對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橋由此而得名。
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是一個以「非遺」和「國醫」兩大商業文化為內涵的歷史文化街區,透過打造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等文化場所,展現了杭州的非遺文化,如張小泉剪刀、杭州油紙傘、王星記扇子等。
沿著運河走,並經過小河公園,小河公園是原中石化小河油庫改造而成的,穿過小河公園就是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了。
小河直街是指集中反映清末民初期間城市平民居住文化生活、生產勞動文化及運河航運文化的重要歷史文化街區之一。街道兩旁的建築保留了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傳統建築風貌,如磚木結構、灰反看頂、挑鬥拱等傳統元素。另外,小河直街也保留了不少老字號和傳統手工藝,如雕版印刷、絲加工、藥製作等。現在街區裡更多的是簪花店和旅拍店,吸引了不少美女來拍照。
明天準備去千島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