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春節持續的陰雨,持續疫情報道的更新,外面的世界好像與我無關, 沉浸在自娛自樂的小天地裡! 安安靜靜地喝茶,看書,看電影,吃睡, 沒吃的就去家附近超市逛逛,所謂遵守紀律的執行著政府宣傳的指令,自我隔離! 當太陽公公出現了,天放晴了, 不安份的心開始有波瀾了, 看到有人去外灘街拍, 也想去看看, 也想記錄下這個時段下我眼中的上海!
以往的節日里,最熱鬧的就屬南京路外灘豫園,一般我是遠離的,而這次我就選擇了此條線!當然防護還是要預備的, 另外之前都沒買口罩,因此也想看到醫藥點買幾個備用,這場無形的戰鬥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的。
(提示: 今天WHO宣布這次疫情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大家還是盡量在家比較好, 雖然上海已做了很多措施: 如: 小區通告自1月16日外省回來人員需要報備,從武漢回來的人員需要一天早晚兩次通告體溫,垃圾也需分開---,昨天去超市不帶口罩的也不讓進了)由於病毒有兩星期的潛伏期,這還是很危險的!
早上10點出門,虹橋鎮出發, 以71路公交,步行為主,5點在豫園站坐地鐵10號線回家, 7個小時15公里我的所見所聞。
路線:虹橋鎮--虹梅路---老外街--虹許路71路站---上海展覽中心站下開始步行,沿經陜西北路--南京西路- -南京東路--外灘(外白渡橋--十六浦)-- 外馬路-- 老太平洋--中山南路--東門路--中華路--康家弄--四牌樓路--方浜中路- -豫園。 自97年來上海還是第一次這樣徒步看上海最繁華的街道!不過這次還看到了在黃浦中心的老弄堂,當我穿街走巷時猶如穿越到我97年來上海的印象 ----
從虹橋鎮的吳中路出發, 以往這條街車水馬龍,而且是有名的堵!
湯包,蓋澆飯的中式速食店上海老盛昌還開著門
每家店鋪上都貼了提示單
虹梅路與虹許路間的公園,以往都有廣場舞的,太極的,唱劇的, 羽毛球的,一個一個小分隊在各自的小圈裡樂活著, 現在偶爾發現的一組帶著口罩在翩然起舞! 特殊時期特殊的晨舞!
虹梅路上新成立的虹橋基金小鎮, 裡面是一幢幢的別墅, 嚮往著但還沒進去觀摩過。
虹橋高爾夫球場門口, 門衛把車攔下,要求司機帶好口罩才能進去!
路上還能見著忙碌的 叮咚的綠,順豐的黑, 餓了吧的藍! 為窩家不出門的人服務著!
虹梅路上的老外街入口處
寧靜的喜氣的老外街 , 所有的店家門都關著,偶爾有人散個步!
虹許路上的入口處
71公路無軌電車 ,申昆路樞紐站(總站--延安東路外灘)
整個行程中只有一位先生沒帶口罩, 而他也站在角落靜靜地玩著手機, 車上也很安靜,
本來打算坐到外灘的,但這樣就錯過南京路, 因為不想走回頭路,上海展覽中心下是很好的選擇
糖炒栗子 -- 新長發, 年輕時逛街必買的記憶,哈哈哈
陜西北路的點心店
靜安別墅: 上海最大的新式裡弄住宅群,是上海民居中的一個縮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諸多名門望族和社會名流曾居住於此如蔡元培,於右任,孔祥熙等。
以前週末有閑時也會約幾個朋友喝個咖啡走走逛逛,不過外觀看起來不錯,裡面有些比較陳舊空間也小。
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 以往都是很長的隊伍,現在三三兩兩
在雷允上只有小孩的口罩, 店員說人家5點就來排隊,9點開門也只能買10個口罩。
假日仍營業的咖啡酒吧 stay in open but nobody
南京西路的藥局索性就直接貼口罩酒精沒貨
營業的華安美館 看來美麗不打烊
南京路步行街
滾動著宣傳語: 科學就醫,電子拜年,宅,拒絕謠言,減少串門
南京東路上的採血車
冷冷清清的南京路
南京路上的蘋果店
看到這張投籃影像,立刻想到剛飛機失事的Kobe,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安好!
外灘:東面西面為哥德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面對母親河-黃浦江,遠眺對岸陸家嘴地區的新姿。
我從南京東路上外灘,又從外白渡橋走到十六浦,南京東路兩側的人相對多些,兩頭外白渡橋和十六浦相對少些。
外白渡橋(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是一座連接黃浦區與虹口區的過江通道,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樑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梁。
光明牛奶送奶車:曾是上海晨間靚麗的風景線 。就如車上所寫的: 享受生活,美麗人生路 。
看到這昏暗的燈光猶如看到了當初來上海的我,那時就住在楊浦臨青路的石庫門房子裡, 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不過已沒有了當初的passion & young !
光看到這些圖片,很難與時尚現代的魔都相連接,而這就是在市中心繁華地段。 漫步弄堂恍惚間猶如在過去現在穿梭------
城隍廟:道教宮觀,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
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豫園:原是明朝的一座私人園林,始建於明代,有四百餘年歷史。 「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為「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
湖心亭: 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鹹豐五年正式改為茶樓,至今已經歷了160個年頭。湖心亭有「海上第一茶樓」的美譽。新年元寶茶也是她們的傳統特色!很多年前剛開始學茶時還特地去湖心亭喝了杯太平猴魁!
手機電沒有了,到附近的全季飯店充電, 每位到訪者先量體溫後才能進去,聽她們交流都是服務員,好像沒什麼客人。
下午5點鐘的10號地鐵
summary : 15公里步行的行程裡, 我只看到偶爾的三兩個人沒有帶口罩,而且整個路程很安靜,我在南京路買了關東煮,可能人流量不多,已煮的太爛了,期間在外灘幫一老外女孩拍照,在豫園一對父女拍照, 其餘沒有與其他人接觸, 而且一般都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兩天新聞還是在持續報道, 不管這樣,還是盡量不出去,因為你不知道遇見了誰,誰去過武漢誰帶有病毒! 因為人傳人而且有兩週的潛伏期,這是很危險的!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武漢加油! ! !
大家保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