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上海著名佛寺。

上海著名佛寺。

真如寺位於上海普陀區真如鎮街道蘭溪路399號,佔地近20畝,建築面積1370平方米,原名\"萬壽寺\",俗稱\"大廟\",真如寺從元延佑七年(1320年)由僧侶妙心在此重建殿堂後的近七百年間

真如寺是一座古老的禪寺,當時的寺廟香火很旺盛,因此寺廟週邊也就逐步發展成為市鎮,即一直延續到現在的真如鎮;所以說先有真如寺,後有真如鎮。

這座元代建的寺院,經明代洪武、弘治兩朝再度擴建,曾盛況一時。抗日戰爭期間,寺院遭毀,只留下元代建造的寺院大殿而且破敗不堪。現在的寺廟是經過多次重修和擴建後,1959年真如寺成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升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92年才正式開放。

真如寺正殿明間內額下的「旹大元歲次庚申延佑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巳二十乙日巽時鼎建」的大樑,據說是寺廟建成時刻下的題記,這條雙鉤陰刻題記與文獻記載相吻合,從而證實了普陀區這座其貌不揚的小殿是上海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同時也是江南彌足珍貴的早期遺構。

寺內新建了朝東的新山門牌坊、天王殿、圓通殿、藏經樓、念佛堂、往生堂等,並將原隔河的老山門(寺前街15號)封閉保存老山門牌坊上懸木製寺匾

老山門位於上海普陀區真如鎮街道蘭溪路399號,正中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了\"真如寺\"三個斗大的墨字

大門的左右兩側,無願解脫及無相解脫,木質大門及地上的龍

新念佛堂由過街樓與東廂房巧妙連接,渾然一體。所有建築以元大殿風格為基調,清一色青瓦白墻,單簷歇山頂及龍頭屋脊式樣,所有裝飾以本色木製品結構為主基調,整個建築群飛簷翹角、古樸端莊建於元代的真如寺正殿,面寬、進深皆三間,內部構造極復雜,歷代屢經修葺。

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僧人道馨及弘志年間(1488-1505年)僧人法雷曾兩次重修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又由楊耀文、甘士霖等發起,同上海壽聖庵僧人念岸、念倫聯合發起募捐修寺活動,對原大殿進行大修。現存梁、柱、枋鬥拱等主體結構以及大部分構件皆為元代原物,是我國佛教寺院中為數很少保存下來的元代建築

面南第一進為新建的仿元式天王殿,該殿於1993年11月竣工,1994年落成。天王殿為三開間單簷歇山頂,殿額獨特,以\"兜率內院\"為名,天王殿內新增銅鑄彌勒像,泥塑四大天王和兩尊密跡金剛像(俗稱\"哼哈二將\")、木雕韋馱像。

過天王殿為寺院中庭,左右各有兩棵銀杏樹

其中西邊那棵是當時創寺僧侶所種植,與古寺同樣年齡,都已經七百餘歲,亦為真如一寶。現在的古樹綠蔭參天,生氣勃勃,四周有圍欄保護。圍欄上,常繫滿善男信女的許願紅結,祈求平安快樂。

去時是冬天,想要真正欣賞古銀杏的美,到秋天滿樹金黃的銀杏盛開正濃時,掩映於梵剎之間,那可是寺內難得一見的美景。

據說這樹竟有一段不尋常的經歷。文革時,因為古寺遭損毀荒廢,古銀杏亦遭不測,漸趨枯萎,已多年不見青枝綠葉,人們都以為樹已不救。 92年,妙靈大法師受命入住重振古寺,寺院香火復燃,古樹居然如通人性,煥發青春,重新發芽抽枝,彰顯佛門奇跡。一時信眾傳頌,稱之“神樹”,又因樹前叩拜許願者日多,遂有“許願樹”之名。

上海市古樹名木保護碑,銀杏 編號0067,650年,一級保護

從內院一進來,便看到真如寺之寶一一元代大殿了。它是江南地區保存最好的元代木結構寺廟之一,也是上海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造。歷史價值大,被列為國家級文物。真如寺之寶元代大殿元代殿保持著元代的單簷歇山頂結構殿頂屋脊、戧角上的人物、獸形等構件均參考元代建築圖錄繪製整修而成,元代大殿前地上的龍殿內供有

圓通寶殿中央設置1.2公尺高的圓形青石蓮花臺,蓮花臺中間束腰處以金剛杵為柱,配以天龍八部深浮雕。蓮花臺上供奉自新加坡請來的一尊高5.2公尺的漢白玉四面觀音像,重達3.5噸,冠頂雕塑有五方五佛,繫一塊整玉雕成,十分珍貴。大殿棋盤格天花板中央藻井內為千手千眼造型,喻觀音菩薩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度化眾生。藻井四周以木雕三十二應身圖案為掛銘,形成一華蓋。殿內墻體上鑲嵌神態各異、石雕觀音菩薩二十八部眾,上方有趙樸初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碑刻。

圓通寶殿後為真如塔院,51公尺高的仿宋元式九級方塔,造型端莊、高聳入雲、極為壯觀。佛塔於1998年9月正式動工,歷時一年三個月完工。 1999年12月24 ,真如寺舉行真如佛塔落成典禮。塔的風格與全寺建築極為協調,故塔的建成不僅對真如寺的外觀有畫龍點睛神來之筆,也為真如古鎮旅遊、商業、小區增漆了標志性的景觀。

真如寶塔,外九層,內十層,加上地宮共十一層。真如寺是滬上最旱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寺院,2004年11月14日,妙靈長老等一行親自趕到浦東國際機場,特別將佛祖真身舍利迎請入寺,並供俸亍佛塔地宮。

有人專門寫了真如佛塔的文章:「巍巍真如佛塔,猶如一條巨龍騰飛雲端。荷花池中兩顆黑色大理石為龍眼,經幢為龍須,兩棵桂花樹為龍角,寶塔為龍身,塔前雲彩小路為龍鱗」。

真如塔前面的經幢,上面有許多的小獅子和菩薩,意思也是保護真如塔和帶來好運的意思

在登臺階梯兩側,置仿唐須彌石燈,石燈雕刻精美,蘊含有妙高光明之意,燈高3.5米,環塔一周,共有八座。

塔前院內左右各豎有一塊2002年(壬午年四月初八)所立的青石碑,左側為《真如塔記》碑,右側為《重修真如寺記》碑。

在方塔的周圍有一圈轉經輪排列開來,共計108只,沿方塔順時針轉一周,祈求菩薩保佑萬事如意。

邊上的獅子是守護真如塔的守護神真如塔下面一共有108個經輪,

真如佛塔後的真如丈室及藏經閣藏經樓為三層木構重簷藏經閣,每層面寬五間,一層為真如丈室,由本色木料裝飾,室內有整套紅木法座、太師椅和茶幾等家具,簡樸莊重和古色古香。二、三樓是收藏各類經書的地方,收藏的佛教經籍有一萬二千餘卷,其中有十多種版本的大藏經,一千餘幅名人字畫,是講經、弘法、著書、立說的清靜吉祥之地。

整座藏經閣全部採用本色木門木窗及木護欄廊柱,甚顯莊重。

天王殿左右各以兩層鐘樓和鼓樓為起點,依序向北延伸東側有鐘樓、地藏殿、文殊殿、藥師殿、念佛堂和東廂復廊西側以的鼓樓,依次有伽藍殿、普賢殿、接引殿和禪堂。

在真如寺主體建築之西,沿桃浦河東岸建有一總長200公尺的木構書畫長碑廊,在長廊北段錯落有致地鑲嵌著形態各異的寶塔式、插屏式、鼓式、經幢式、屏風式等多元化、富含佛教韻的石碑。

石碑雕刻選題通過佛教千年文脈的梳理,選擇其精華部分為題材,配以古今諸多名家之手筆,具有較高的佛教文化藝術之觀賞性。碑廊新建碑廊現在不多見,除非古碑廊,說明住持是有眼光的。在廊簷內側懸有各類當代禪意書畫作品,這個佛教文化長廊是真如寺的一大特色亮點。

長廊南段一字排列著明朝萬歷年間至民國時期的13尊古鐘。

寺院裡的鴿子最有靈性了,人說話能聽懂你。如飛到你跟前來證明你是心善之人。

這裡面有一條不規則的帶狀地帶,精心設計具備假山流水,曲橋,圓球座,花架和放生池的禪意花園,整個景觀代表和諧圓滿的意境。

真如寺的北邊沿著桃浦河建起一條長廊建築。

在桃浦河和梨園浜交界處造了一座真如橋。

真如寺地處鬧市卻顯安寧,對於喜好清凈的香客這裡是個祈福勝地。

真如寺是上海四大名剎(靜安、龍華、玉佛.)之一

真如寺清凈淡雅,景緻宜人,樹木叢叢,芳草如碧,遠離都市的喧囂,是一個難得的清凈之所。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