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一段閘北公園的自我介紹:
歡迎閘北公園。
閘北公園位於共和新路1555號,面積13.35公頃,1946年建成開放,是靜安區歷史最悠久的公園。公園前身為紀念民主革命家宋教仁而建的墓地,習稱宋公園,後更名為教仁公園。解放前夕一批革命志士,在這裡被槍殺、活埋。解放後, 上海 市人民政府將公園更名為閘北公園。公園歷經多次改擴建。園內宋教仁墓及錢氏宗祠均為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公園再次進行整體改造,在保留 大樹 基礎上,調整公園佈局結構、強化中式古典園林特色。重建西門, 新建雙楓雙院,統一園內建築風格;重塑中心湖區景觀,凜化水質,增加臨水空間,豐富植物特色;更新遊樂、健身、休憩等服務設施,完善安防、給排水、供電、應急避難等基礎設施;凸顯公園歷史底蘊,打造兼俱生態、休閑、觀賞、文化功能的高品質綜合公園。閘北公園由西至東大體呈長方形,自然式佈置。西部園區以宋教仁墓為主,沿 共和 新路一側有樣樹廣場。中部園區為主景區,對鳴湖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尺,水面寬狹不一,岸線勾連曲折。 湖西 有雙楓雙院、濱水廣場;湖中有盡悠、翠幽、系舸 三島 ,島上地形多變,植物季相分明,亭榭點綴其間。陸島以橋相接,其中,天光、雲影兩橋頗具特色;湖東錢氏宗祠為銀杏、青楓、懸鈴木林環繞,交相輝映。東部園區有半畝塘、兒童樂園、健身步道等景點。
作為一個免費的市中心公園,諸君不能對他有過高的要求。
感覺閘北公園這個門和字的配色,都不太突出。公園名字也沒有突顯公園最大的亮點,和宋教仁的關系和錢氏宗祠兩大亮點。
閘北公園緣起紀念宋教仁,我們先聊聊這個這個人:這個人我讀書的時候,此人被刺殺事件是進入了歷史教科書的。是人教版歷史教材。宋教仁相關的東西,才是這個公園最大的IP。
籌建宋教仁墓,閘北公園肇始
宋教仁(1882——1913 ), 湖南桃源 人,字遁初,號漁父,近代民主革命家,國民黨早期領導人。早年積極參加資產階級革命活動。
袁世凱取得總統職位後,宋教仁以同盟會為基礎,組成國民黨,任代理理事長,準備以議會政治和政黨內閣為武器,依據《臨時約法》來限制袁世凱的政權,並在長沙、 上海等地發表競選演說,宣傳責任內閣制和政黨政治,主張制定民主憲法。終於在1913年2月的國會選舉中,國民黨在參眾兩院內獲得壓倒多數的席位成為第一大黨。
1913年中華民國國會大選,國民黨大獲全勝,宋教仁正欲循歐洲「內閣制」慣例,以黨首身份組閣之際,3月20日晚上約10:40,宋教仁在上海車站遭到槍殺。刺客武士英和買兇者應桂馨(青幫出身、被袁世凱委以江蘇駐滬巡查長之職)的身份很快暴露,然而對於幕後主使,百餘年來眾說紛紜,袁世凱、趙秉鈞、洪述祖乃至孫中山、黃興、陳其美都受到懷疑。被刺後,宋教仁疼痛難忍,趴倒在一張椅子上,用手把於右任的頭拉到胸口,喘息地說:“吾痛甚,殆將不起……”,當時在火車站送行的黃興、於右任、廖仲愷等將宋教仁送往滬寧鐵路醫院急救。在醫院中他向於右任留下遺囑:
今以三事奉告:一、所有在南京、 北京及東京寄存之書籍,悉捐入南京圖書館;二、我本寒家,老母尚在,如我死後,請克強與公及諸故人為我照顧;三、諸公皆當勉力進行,勿以我為念,而放棄責任心。我為調和南北事費盡心力,造謠者及一班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誤解,我受痛苦也是應當,死亦何悔?
他並授意黃興代擬電報給袁世凱,
北京 袁大總統鑒:仁本夜乘滬寧車赴京,敬謁鈞座。十時四十五分在車站突被奸人自背後施槍彈,由腰上部入腹下部,勢必至死。竊思仁自受教以來,即束身自愛,雖寡過之未獲,從未結怨於私人。清政不良,起任改革,亦重人道、守公理,不敢有毫權之見存。今國基未固,民福不增,劇爾撒手,死有餘恨。伏冀大總統開誠心、佈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家得確定不拔之憲法,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臨死哀言,尚祈見納。宋教仁。哿
(哿jiā 代表是20日發出的電報,當時電報費用貴,能用一個字表示的意思,絕對不多用一字。引徵如下:清末的中文電報房每一份電報的費用是依照七字一算。就得數兩 白銀 。書中提到,駐英法大臣郭嵩燾向光緒帝上折子,參奏駐德大臣劉錫鴻「濫用經費」「揮霍巨糜」。光緒派人查實劉錫鴻所在的駐德使館4個月內拍發了七八份無關緊要的電報後,將其撤職,電報費用之昂貴可窺一斑。 1904年廢科舉,漸漸地讀書人不熟悉韻文了。但即便後來電報資費下降,這種以韻代日的習慣卻得以沿襲至 共和 國成立初期,前後使用了大約70多年。 )。
手術後,情況沒有好轉,大小便中出血嚴重;21日下午,宋教仁再次被送進手術室,延至22日凌晨4時48分不治身亡,年僅31歲。身故後,範鴻仙拍下宋教仁遺體的照片,今宋教仁墓安於 上海 市閘北公園。
宋教仁身故後,範鴻仙拍下宋教仁遺體的照片。先照了一張半裸遺體照,傷口展示在鏡頭前。又照一張西裝革覆之遺體照,遺體被擺在一張高沙發上。今宋教仁墓安於上海市閘北公園。刺殺宋教仁的兇手至今成謎。
袁世凱於21日得知宋教仁被刺消息,表示非常意外…袁世凱立即發了一封電報:「 上海宋鈍初先生鑒:閱路透電,驚聞執事為暴徒所傷,正深駭絕。 ,凡稍有知識者,無不加以愛護,豈意眾目昭彰之地,竟有兇人,敢行暗殺,人心險惡,法紀何存? 惟祈天相吉人,調治平復,幸勿作衰敗之語,徒長悲觀。飭(chì)江蘇都督、民政長、 上海交涉使、縣知事、滬寧鐵路總辦,重懸賞格,限期緝獲兇犯外,合先慰問。 ,套路架勢都要做足。
宋教仁被刺時,孫中山正在日本 ,立即從長崎致電北京國民黨本部及 上海交通部,要求革命黨人全力查明宋被害的原因。 3月25日,孫 中山 自 日本 返滬,當晚就在黃興寓所會商宋案對付辦法,在座的有陳其美、居正、戴天仇等人。當時,應夔丞、武士英已被捕獲。孫 中山 對袁的幻想完全破滅,主張速戰。黃興則認為民國既已成立,法律並非沒有效力,而且「南方武力不足恃,茍或發難,必致大局糜爛」(《孫 中山 全集》第3卷,第165頁)。為此,孫、黃兩人激烈爭執。 ;4月,袁世凱簽訂善後大借款,準備發動內戰,消滅南方勢力。 7月,李烈鈞正式宣布 江西 獨立,電告討袁,南方革命黨人紛紛響應,與北洋軍展開作戰;9月, 南京 失守,「二次革命」宣告失敗,孫 中山 、黃興逃亡 日本 。
有一段網上的宋教仁視頻旁白,可以參考:
宋教仁在當日民國,風流倜儻,英姿勃發,口若懸河,其人有不世之才華,眼界深遠,不存私慾,只圖造就共和,進入文明富強國家,當其要一展身手之時,卻被暗殺,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讓人痛心的事,此後百年之中,那裡能再找出宋漁夫這樣的人物?
1913年4月1日, 上海《民立報》刊登譚人鳳《關於宋教仁遇害後之墳墓的談話》,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宋君為民國偉人,非湖南一省所得而私。故現在有人主張將宋君遺骸歸葬麓山,我卻不贊成,不若於 上海 另行募捐闢一曠地,先築公園,葬宋君於其地?作為我國民黨人之墳墓。
宋教仁在 上海 遇難之後,袁世凱先是依國民黨籍臨時稽勛局局長馮自由的呈請,親筆批示:優予撫卹,並將生平勛績交國史館立傳。仍由該局查明該故總長有子幾人,派遣留學,俾資造就。接下來,袁世凱又依照宋教仁的前輩同鄉譚人鳳的請求,額外劃撥十萬元大洋的喪葬費用,用於修建宋教仁墓地。
現在的墓園:
墓前兩個大字:漁父。是章炳麟所書。章炳麟又名:章太炎,講點他的事情:
章太炎曾因蘇報案,被上海租界判監禁三年,鄒容(寫《革命軍》的那位)監禁兩年,在獄中罰做苦工,監禁期滿“逐出租界”,傳章太炎和鄒容雖逃過死罪,卻躲不過獄中的戕害。入獄後,章太炎由於近視,工作時效率較慢,經常遭受獄卒毒打,好幾次幾乎死去。章太炎在獄中與鄒容賦詩明志,互相砥礪,可沒想到,本來體弱的鄒容被殘忍地折磨後病死獄中,年僅21歲。鄒容犧牲後,在 上海 的革命者為其舉行追悼大會,聲討租界當局和清政府的罪行。租界當局標榜人道主義,擔心章太炎也死於獄中,於是改派章太炎從事輕體力活,專管打飯的「美差」。後來,章太炎感慨道:「餘之生,威(鄒容又名威丹)之死為之也。」
塑像的背面:
1916年9月23日, 上海《民國日報》刊登譚人鳳的《宋園緣起暨開闢宋園收支清冊》,其中介紹說,他於1913年宋教仁遇難後,呈請政府劃撥十萬元大洋,起初購買徐家匯土地四十畝,眾人以為這裡過於狹隘難以擴充,且離宋教仁遇難的火車站較遠,便在距租界十里的寶山縣象儀港另購一百零三畝土地,委託王一亭、龍梓修負責工程建設。 (現靜安區 共和 新路1555號閘北公園內),闢地10餘畝建墓園。墓地佔地0.6公頃,1914年6月落成。墓地近似正方形,四周砌有24根圓頭方柱,連成石欄。墓寢坐北朝南,為圓柱半拱頂狀,墓前立墓碑,有「宋教仁先生之墓」。墓頂塑腳踩惡蛇的雄鷹,象徵宋氏與封建勢力頑強搏鬥的精神。
墓地南隅正中左右豎有 石柱 兩根為出入口,置臺階8級,供瞻仰者拾級而上。墓區正中 石柱 頂端聳立宋氏全身西服坐像,用 大理 石雕刻而成,坐像底座正面刻“漁父”兩字,係章太炎篆文手跡。底座背面刻於右任所書的銘文:「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記!為直筆乎?直筆人戮;為曲筆乎,曲筆天誅。嗚呼!
網上的譯本:
先生的死,全天下的人都感到惋惜。先生的行為,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又要如何記載。照實下吧?實寫的話有人會殺了我。扭曲事實寫出來?這樣連天都要殺我。啊!你在九泉下的淚,天下人流出的鮮血,我所寫的墓誌,都將成為那國賊的鐵證。你葬在那山中,期待有一本好的史書,將史實刻在各位的心中,將證據永存於天地。
網上有於右任的書法原文。
宋教仁墓全景
墓上面雕像的特寫
不遠就有一個涼亭: 共和 亭
閘北公園雖然從教仁公園肇始,但是公園似乎不太願意宣傳這個事情,整個公園有兩個上海文物保護單位,宋教仁墓我只看到一塊指示牌,相對於公園內另外一個文物指示牌較多:錢氏宗祠。但很可惜,我造訪多次,這個祠堂始終不開門。就只能看見一個外觀。
這個公園畢竟有一點年頭,市區公園面積不可能太大,公園內人流眾多, 上海 人的精緻,在這個公園也有所體現。弄一點照片,給各位看看全景:
類似三潭映月
有些景色很好,遊人也多,就無法拍好照片了,有遺憾。
本人走過的閘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