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佘山
上海來過很多很多次,也見過它的千面萬面,有外灘的燈紅酒綠,也有迪士尼的滿滿童真。最近一個月江浙滬都處在梅雨季節,對於旅遊出發來說還是會有一點影響。不過沒關系!總能找到合適的休閑方式,於是這次來上海,就把目光投向了之前並沒有來過的佘山。
佘山是怎樣一個地方?這裡被稱為上海人的後花園,位於松江區,分西佘山跟東佘山。西佘山海拔100公尺左右,雖然聽起來很低,但對於地勢平坦的上海來說卻已經是陸地第一高峰了。東佘山稍矮一些,海拔有72.4公尺。這裡面有著極佳的生態環境,是一處康養之地,所以不但天氣好的時候來能感受美好風景,下雨來旅遊,體驗感也並不會降低,因為你可以像我一樣主要來體驗這裡面的美食與文化。
這次的行程路線比較簡單,從常州搭乘高鐵到上海,車次多如公車。然後從虹橋站搭計程車直接到佘山森林賓館,賓館午餐,下午賓館休息,晚上蘭筍山莊晚餐,隔天上午廣富林景區。
佘山森林賓館
在熱鬧的上海,佘山賓館是一個大隱隱於市的存在,它位於佘山森林公園西南山麓,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星級賓館。來到這裡面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山林環抱之中,滿目翠竹和青山,真正遠離城市喧囂。
賓館的前臺就給人非常舒適的感覺,還有大堂吧可以歇息,喝杯咖啡翻一翻書,靜靜的等著外面的雨小下來……不禁問自己,這真的是那個生活節奏非常快的上海?至少佘山這裡面不是。
森林賓館的住宿也區別於上海市區高樓大廈裡的飯店。這裡幢幢紅頂式別墅掩映在山林之間,我住的是賓館的2號樓,從外觀看是典型的上海“小洋樓”,十分好看。剛剛前臺的裝修風格也不難看出是有一些偏歐式感覺的,客房區域也不例外,走進小洋樓裡,樓梯間的玻璃窗格外清新。
入住的房間是標準間客房,裡面的配置中規中矩,和房價十分相符。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客房的空間之大。因為之前上海市內飯店住的多,那裡寸土寸金,即便是高檔一些的飯店空間都比較小。沒想到在佘山,同樣是上海卻能夠體驗到這麼寬敞的房間,有了寬敞的辦公桌,方便我一下午待在飯店裡。居然還有地方擺了沙發,就算會客也不會尷尬。
來佘山賓館住,當然不是只來這裡體驗住宿的,這裡的美食也可圈可點。中午和朋友在賓館的森林人家餐廳吃的午飯,點了許多特色菜。
這裡的菜價人均在100出頭,現在來挨個給大家點評介紹下,如果你是餓著肚子看到這篇遊記,可要做好擦口水的準備了。第一道,外婆家菜飯紅燒肉。上海的紅燒肉是有點偏甜的,森林人家的紅燒肉甄選肉香、肥肉適宜的黑毛豬,回味甘甜可口,恰到好處的口味並沒有甜到過分,湯汁滲透進菜飯裡,十分入味堪稱一絕;
第二道是香蔥網羅排骨。這盤菜的造型十分好看,菜名也是依照造型來的。用料上肋排經過醃製、上漿、油炸、最後加入自製香蔥料煸炒,香氣撲鼻,肉質瘦而不柴,關鍵是選用的排骨還有一些脆骨在上面,吃起來十分有嚼頭讓人停不下來。
第三道是一道有些異域風情的泰式石鍋牛腩。因為特殊時期,很久沒有飛東南亞了,所以很久沒有吃到咖哩了,這道菜裡的咖哩口感濃鬱,是一場味蕾的盛宴。石鍋裡的牛腩燉的酥爛,馬鈴薯香糯,咬起來都不是很費力。
第四道菜是一道充滿情懷的湯炒雙菇蛋白,據店家介紹說這道菜是上海城郊的兒時回憶菜品,湯底由雞加上大骨熬成,裡面的配菜就是我們常見的平菇和香菇以及白煮雞蛋的蛋白,看似簡單卻鮮美無比,對於老上海城郊的遊客還是一波不可拒絕的「回憶殺」。
還有餐廳的創意菜是鮮菠蘿炒蝦滑,蝦滑與蘆筍、菠蘿的全新搭配,清爽可口,非常適合夏季食用。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一直覺得蝦子滑只能用來燙火鍋?沒想到還可以做到如此清奇。
最後一道菜是我們大家一致好評的招牌珊瑚魚頭湯,像我在常州居住,當地的天目湖魚頭湯經常會有機會喝到,但森林人家的這道魚頭湯和那種傳統的魚頭湯並不一樣。奶白色的魚湯無人不愛,這裡還給配上手工大魚丸,口感十分細膩爽滑,滿滿的膠原蛋白再撒上胡椒和香菜,每個人幾乎都是三碗起步!
森林人家的菜色大抵介紹到這,修圖碼字的時候還在回味這一頓饕餮大餐。用完餐在餐廳入口處的墻上看到了很多的獎牌,難怪這裡不乏來佘山的回頭客,即便是不住飯店也可以來森林人家用餐。金杯銀杯不少,老百姓的口碑也賺!
蘭筍山莊
晚餐我們是在蘭筍山莊用的餐,其實就在森林人家旁邊的路口,進入10公尺即到!為什麼會換一家?顯然我們旅行都想要體驗多一些,蘭筍山莊同樣也是一處集餐飲與一體的綜合場所。蘭筍山莊整體呈現歐陸建築風格,尖頂城堡紅瓦白墻,如童話般。
在蘭筍山莊吃到的也是道地的上海菜,有黑椒牛柳、水晶蝦仁、海鮮燴豆腐、農家蒸三鮮等等。上海菜的特點是濃油赤醬、鹹淡適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這次點的菜從菜餚上看完全符合這些特點。上海菜很喜歡用糖,但是相比無錫、蘇州一帶的甜要適度許多,起到了一個提鮮的作用,並沒有特別甜膩。
在蘭筍山莊吃到的這道特色麵筋堡有必要拿出來說一下。在江蘇我們經常可以吃到麵筋塞肉,通常還有單純的麵筋紅燒,而這份特色麵筋堡裡是有魚肉泥的,但它也不像麵筋塞肉那樣很大個頭,而是依附在麵筋皮上的一層,咬起來不會太滿,又鮮美無比。
還有一道花雕桃園雞,用花雕酒做出來的雞肉上桌時淡淡的酒香就會撲面而來,花雕酒也並沒有太高的酒精度數,就算滴酒不沾的人吃這道菜也不會覺得不適。適當的花雕酒也去除了雞肉的腥味,讓肉質鮮嫩不柴,十分可口下飯。
最後我想再來科普一下山莊的名字,“佘山蘭筍”因得清代康熙皇帝垂青而聲名遠播,當年佘山因而也被賜名為“蘭筍山”,是十分具有地理標識的東西。如今每年的佘山也會舉辦以蘭筍為主題的文化節,以「挖筍、品筍、採茶、品茶」為主要內容,讓更多的遊客認識欣賞蘭筍、品嚐蘭筍,這也是佘山旅遊的一大特色。因此蘭筍山莊可以說是本地必打卡之處。
廣富林遺址公園
來到佘山,除了森林公園以外,一定要去廣富林遺址文化公園玩!如果說森林公園代表的是佘山的自然風光,那麼廣富林就是佘山的文脈所在。廣富林,原稱皇甫林、廣福林,這里古代屬於華亭谷範疇,孕育了燦爛的廣富林古文化,是上古時期東吳東部文化、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直至唐代置華亭縣,明清二代更是創造了松江的輝煌,因此也被稱為「上海之根」!
簡單的說,科學考古證實早在5000年前,廣富林一帶就有鬆江先民在此地勞作生息。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當地就已經普遍種植水稻,悠久的農耕史,顯示了當地具有先進的農業生產方式。了解了廣富林遺產公園的文化背景以後,在裡面參觀就會事半功倍,結合景區介紹可以更加生動的了解到這裡面的一切。
我個人比較喜歡廣富林遺址公園裡的兩個地方,一個是上海網紅的朵雲書院(廣富林分店),書院裡除了售書這裡還販賣美好!主打文史與書畫兩張牌,為傳統文化和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提供了一個好的平臺和場所。
現在的書店都已經不是單純的在賣書了,賣的更是文化和環境,在朵雲書店裡我也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文創產品。家裡已經收集了許多類似的物件,但是看到了忍不住又買了一些。我通常會買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東西,也算是旅行最好的紀念。
朵雲書院是典型的徽派老建築,肥樑上有木雕,天井下有水池。在建築本身上也有很高的鑑賞價值,徽州人視雨水為財富,現代人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院把這兩點的完美結合,也讓下雨天來到這裡十分應景。若不是趕時間,點上一杯咖啡看看書,絕對是充實有收獲的一天。
廣富林遺址公園面積還是蠻大的,玩一圈下來還真的會有點累,這個時候又到了歇下來品嚐美食的時候。在景區大照壁後面的巷子裡有一家叫做『歇歇吧』的餐廳,這裡可以吃到當地的特色面,前廳也是一處徽派建築裡的奶茶店
這裡面的環境要比朵雲書院裡緊湊一些,其實也就是在隔壁,看完書來這裡填飽肚子十分方便。
歇歇吧裡能夠點到十餘種麵條,我吃的是最貴的紅燒羊肉麵,也不過38元一碗。這個價格在上海的景區裡十分具有性價比,例如你在迪士尼裡喝杯飲料可能都比這個貴了!羊肉是實實在在的紅燒大塊羊肉,肉質酥爛,用筷子就可以把它夾斷,因此口感極好。
小夥伴點的是一碗道地的松江特色辣醬麵,這個更能代表當地特色一些。上海的面和蘇南地區的一樣,都是澆頭面,關鍵就在於澆頭好不好。辣醬麵是把炒鍋燒熱,加入蔥末、辣椒麵,豬肉丁等配料煸炒後再加上醬料、白糖等成辣醬,麵條煮熟後澆上這種辣醬就是一碗正宗的特色辣醬面了。吃起來其實沒有那麼辣,口味還是以鮮香為主且十分豐富。如果喜歡吃肉的小夥伴,還可以在這裡點上一份大排、雞腿等。
想必各位「老餮」也看出來了,我的佘山之旅就是一個吃貨之旅。美食是不受天氣、季節影響的,也是最容易讓人快樂的!在佘山這麼美麗的地方,有如此多的美食相伴,相信大家這會也都在摩拳擦掌,趕緊以美食為名,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康養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