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對話博物館
如果說景區詮釋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那麼博物館所建構的是人與內心的橋樑。旅行路上,我喜歡遊覽這各式各樣的博物館。
公立博物館,將國家民族的歷史和傳承二維展開在遊客的面前,波瀾壯闊令人心生震撼;而私人博物館,則是將收藏者的內心和藝術觀,攤開在同好的面前,如同老友茶敘娓娓道來。
身邊的私藏風景,泰會生活文化園
疫情讓詩和遠方變得遙遠,卻也讓眼前的風景變得真切。不出 上海 ,就在這個週末,讓我發現了這個隱於市郊的私人博物館——泰會生活文化園,帶給我兩日的愜意悠閑,回味無窮的藝術之旅。
泰會生活文化園地處浦東南匯,離 上海 野生動物園不過3公里,離 上海 迪士尼也不過十幾公里。外面看也許平平無奇,裡面卻是一個國家4A級景區- 上海 最大的私人博物館之一。外面的喧囂和這裡靜謐形成鮮明對比。
穿過餘秋雨先生題寫的匾額,魔都的都市喧鬧被關在了園外。
整個文化園由原來的工廠改建,卻有假山瀑布, 曲水 流觴,處處成景,頗有 江南 園林的曲徑通幽之感。
曲徑後面,更別有乾坤。在原來工廠的四個角落,共有八棟原汁原味的老宅,從 安徽江西 等地整體搬遷而至。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跨越千里,跨越古今而來。徽派建築的經典構造,和現代工廠的建築竟融合無隙,相得益彰。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古人含蓄雅緻、恬淡自然的生活方式恰如其分的帶到現代觀眾面前。難怪這裡被奉為為工廠改造的經典。
【須彌納世界,金剛藏乾坤】
泰會生活文化園的核心,即是金剛博物館。 「金剛」做為佛教用語,在大乘佛法經論中,稱這不可被毀壞、替換之法為金剛。這麼美好的祝福,用來為收納世間珍品的博物館取名,也是恰如其分。
這個由廠房改造的巨大空間,面積達到兩萬多平方公尺。經過設計師的巧手,褪去了工業化的流水線風格,處處充滿了中式建築元素和藝術想像。令人步入其中,完全忘記了它的前世,好像走進了一座大一號的傳統井院式建築。
這裡面收藏著文玩、書畫、雕塑、當代藝術、石雕、文玩、古建築等等40000餘件各類稀藏藝術品。分門別類的歸入茶博館、油畫館、海上畫派館、水彩館、玻璃藝術館、雕塑館、水晶館、古代石雕館、翡翠館、臨展館等十大展館,常年舉辦各類主題展、名家展和各類特別展。
你可以遊走繪畫世界的藝術長殿,對話豐子愷大師的傳世大作;在茶葉博物館的時光隧道,品味融水入魂的傳世茗香;於水晶和翡翠館,贊嘆自然之美與匠心巧手造就的珍寶奇觀。 打開徽派古建築內的窖藏 普洱 ,那飛旋舞蹈的茶葉精靈,在茶仙子的手中,釋放出走心入魂的自然醇香。
步入博物館,除了整面墻壁的巨大熒幕,將你帶往茶園山野,還有大廳之側的玉石山子,吸引眼球。一塊自然蘊育的石料,如何在藝術大師巧手妙心之下,透過色彩、紋路、質地的不同層次,將自然之內通過人手,呈現在這玉石之上。
尚未入展館,就被這傑作震撼,對展館內的收藏,就更是期待了。
每件寶貝都價值不菲,展館為了能讓大家近距離的觀賞,許多收藏並未使用玻璃罩,大家在遊覽時,一定要格外文明。
【海上畫派館:大師筆下的干坤,你可知? 】
國技千門,以畫為先。傳統的文人雅士無論擅長什麼,國畫書法,是必修之藝。而紮根於舊日 上海 的「海上畫派」則是近現代傳統國畫和西方技藝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耕耘於 上海 的博物館,必然在這方面收藏為盛。
海上畫派館收集陳列了海上畫派從清末到當代的各個時期的代表性作品,將「海上畫派」的那種上承唐宋傳統技藝,廣泛借鑒民間與西洋繪畫藝術優點的風格展現無疑。
進門就被豐子愷的《無量壽佛》吸引。這位20世紀 中國 藝壇上不可缺席的重量級人物,學識跨越幾乎所有藝術領域,集書畫家、文學家、散文家、翻譯家、美術音樂教育理論家為一身。大師的成就令人嘆為觀止。
豐子愷的傳世之作都偏小。如此這幅尺寸如此之大,但又寓意吉祥的畫作,價值糾結幾何。就給藏友考慮了。
豐子愷曾師從近現代最神奇的文藝大家李叔同(弘一法師),這位學識廣博的傳奇人物,在多個藝術領域達到了後世難以企及的高度。
每每讀他的傳奇人生,都感慨造化之神奇,蕓蕓眾生尚不能參悟一道,居然有這樣的非凡之人能同時在眾多領域出凡入境,而又能參透禪意,令人只能高山仰止。
在博物館的展示中,同樣發現弘一法師法相。安靜祥和,令人心靜。
一套六立軸組成的《工筆人物》,出自 黃山 壽大師之手,同樣令人流連忘返。人物仕女,古雅妍秀,氣韻清逸,騰躍紙上。莎莎慶幸曾初學國畫數年,雖然不窺門徑,卻得知大師畫作之精彩。
作為 上海 的本地畫派,海上畫派也和這座城市一樣,既包容 萬象 ,又與時俱進。博物館收納的現代海派畫作也體現著這融合與發展。
韓天衡大師的《荷塘》,施大畏大師的《人物風情》,無不讓人駐足,贊嘆畫海之廣博精彩,筆墨之間,如有律動之精靈,將世間精彩、腦中乾坤,盡錄於紙上,得以穿之後來者。
【茶博館:融水入魂的傳世茗香】
愛茶之士,不可錯過茗約茶博館。
古來文人墨客,無不愛茶。關於這片樹葉的故事,已經書寫數千年。從自然賦予的精華,到製茶人的匠心,再到茶藝師的巧手……當溫潤的茶湯入喉,耳旁有生命的韻律和呼吸。
莎莎也算愛茶之人,平時也以喝茶為樂。但茗約茶博館還士讓我大開眼界。你或許能分辨紅茶、綠茶、烏龍茶、白茶、黑茶、花茶的特點,但你可知千年茶葉文化如何變遷,各個朝代的茶器有什麼特點,現代茶葉流派的前世今生?這些茶博館裡又答案。
茗約茶博館應該是滬上種類最齊全、收藏最豐富的茶博物館了。
從製茶工具的歷史傳承開始,這裡品類齊全的收藏,將中國茶文化在秦漢的萌芽,唐宋的工藝流程,明代的革新變化,清代的民族融合,再到近現代的包容發展一一呈現。令人腦洞大開。
這發掘的唐代茶餅,你可知和現代茶餅有什麼不同?
清代的隨行茶具,融合和漢滿蒙的民族特點,你可知哪部分為漢、哪部分為滿、哪部分為蒙?
當然少不了琳瑯滿目的陶瓷茶具,從青花到紫砂,從建盞到鈞窯。莎莎特意穿的這旗袍,和這青花,是不是很搭配?
難能可貴的是茶博館還收藏有眾多 中國 和 日本 的鐵壺銀壺,各個制壺流派的代表之作都有呈現。這部分是莎莎的知識盲點,看在眼中,學在心裡。
除了茶器,茶葉收藏更是整個博物館引以為傲的存在。茗約茶博館內共計藏茶逾50噸。茶仙子的足跡踏遍雲南的百餘座沒有被人工馴服的古樹茶山,聯合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 中國社科院茶業發展研究中心、 浙江大學茶學係等專業機構,收集雲南百座茶山古樹茶葉樣品,建造了這令人驚嘆的古樹茶葉基因庫。
站在這無數茶葉樣品前,你會理解-茶葉是自然的饋贈,但更是人力心血的凝結,從選址採茶,到製茶,到成茶,到茶葉禮儀……這文化,不止於茶,早已隨著千年傳承,滲透進你我的血脈之中。
在這茶博館學過這片茶葉的脈絡,你可心動想泡上一壺?而且等等,看過了展覽,單獨帶你喝好茶。
【水晶館:晶瑩剔透,玲瓏心】
何為水晶收藏品?是不是二氧化矽結晶這樣的化學名稱。這自然賦予的晶瑩剔透,礦物沉積的玲瓏心,再配合工藝大師技藝和思想的融入,才算是第一無二的水晶收藏品。
清洪昇《長生殿》有詩雲:「涼蟾正高閣升,簾卷薰風映水晶」。
茶博館旁的水晶館,滿足你對水晶珍寶的奢想。這裡面既有白冰無瑕的純水晶,或潔白通透,或紅粉微醺,搭配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藝,令人不由感嘆,從古至今水晶為人們所追捧,原來如此。
比起透徹的冰,我比較喜歡有自然伴生礦物的發晶和綠幽靈之類。那一個個小小的伴生物,好像大自然和你開的玩笑:或如絲絮,或如火焰,或如金鐵,讓水晶好像有了生命,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變幻,給人無窮的想像力。
這裡面的水晶雕刻大多為佛像造型,水晶的靈性和佛韻的空靜相呼應,令人心生崇敬,不忍打擾。
【翡翠館:自然之美更待巧奪天工之技】
華裾織翡翠,金軒鬧瓏璁。寶蹄輕穩,香塵滿地驟隆隆。
翡翠玉石,在 中國 古代歷史雖然不長。但這紅翡綠翠,綠中帶粉,更照應的就是傳統文化的喜慶吉祥。讓這源自 緬甸 的硬玉近代成為無數人追捧的寶石。
莎莎曾長住滇西 騰沖 的 和順 古鎮。那數百年間的往來的馬幫路,馱起的玉石 通道 ,從緬北深山,一直到皇宮貴戚府中,再由此西漸,將翡翠之名播撒世界。這玉石之間,故事綿長。
翡翠的珍貴在質地,從玻璃種到冰種到糯種,自然的變化力壓縮在這方寸之間,呈現精彩的高低之分;翡翠的華美在顏色,帝王綠當然令人激動,但綠粉之間的變化無窮,更讓人贊嘆無窮;翡翠的靈魂在刀工,藝術大師參透了質地之軟硬,顏色之變化,以滲透了靈魂之力的雕刀,才能將一塊璞玉,變化為有了藝術靈性的傳世佳品。
泰會生活的翡翠館,匯集了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玉雕大師們的經典藝術作品。造型之精巧,顏色變化之自然,只能贊嘆。無怪有人形容為「當代玉雕藝術的最高水準」。
【雕塑館:直透內心的藝術力量】
如果說水晶館和翡翠館,展現的是藝術家在大自然肩膀上的成就,那雕塑館完全就是藝術大師發自個人內心的創作佳品。
這裡薈萃了國內老中青三代雕塑家創作的八十餘件精彩作品。從老一輩領袖開天闢地的波瀾壯闊,到反映社會現實的細節刻劃,再到天馬行空的抽像想像。慢慢參觀,就如同打開了現代 中國 雕塑界的發展史。
在這一個個雕塑面前,你看的不是雕塑本身,你是透過雕塑,和創作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也許你參不透作者的意圖,也許你會恍然 大悟 ,但這過程,不就是一次自我修煉的藝術修行?
【水彩畫館:方寸間,筆下的藝術留影機】
可能沒有什麼繪畫形式,比水彩畫更接近一般學習者。很多人對兒時繪畫課的印象,可能就是素描和水彩。
初時看到水彩畫館,我還有些驚奇。因為水彩畫多是清新明快的小風景,並沒有大幅傳世作品。但參觀過水彩畫館,原來大師的水彩畫還有這麼靈活寫實的韻味。
src=\"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0100x1200082h0abf36EC_W_671_0_Q90.jpg?proc=autoorient\" />
這一幅幅的水彩寫生,雖然都畫幅不大,但都栩栩如生的還原了一個個珍貴的歷史瞬間,再現了時光隧道的特定風景。你可以在這找到昔日的外灘,舊日的古鎮水鄉,或是田園收獲的喜慶,或是大生產的激情……畫師用色彩的濃淡變化,將一個個鮮活瞬間定格在方寸之間。和歷史照片的寫實不同,這濃淡變化的畫面又虛實巧妙結合,給人更多的想像樂趣,撲面而來的靈動令人動容。
【油畫館:偉人詩詞幻化的藝術魅力】
比起水彩畫館的精緻,油畫館的會以另一種形式震撼人心。大氣而不失細節,令人回味。
我們參觀的時候正是主題展:東方紅-毛澤東詩詞畫意館藏作品展。一個個巨幅油畫,完整再現了一代偉人領導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特別有趣的是,這裡面的每一幅大作,都對應毛主席的一首詩詞。你認識幾首?
這氣勢恢宏的巨幅油畫, 應該是渡江戰役,那想比是--《人民解放軍佔領 南京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這古代帝王圖,那必然是-「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其他的,你還認得出幾首?建議參觀的時候準備好詩詞全集。一首一首找,也別有趣味。
【品茗會:茶仙子手中的飛舞精靈】
「一片葉子,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有了茶」。
一個個館的參觀下來,讓人不由得口渴。特別在看過茶博館,那豐富的茶葉窖藏和百座茶山的基因庫。那就和我一起移步館中的茶室,欣賞這靈動的茶葉,如何在傳說中的茶仙子手中,化作醉人茶香。
在博物館參觀,你會隨時發現茶元素。這片神奇的葉子,似乎是這裡面的靈魂。
從源頭的茶山甄選,再到尋覓茶葉非遺傳承人的經典製茶工藝,再到專業的茶藝師的沖泡,這裡入喉的每一片茶葉,都有著從源頭而來的講究。
就著午後的陽光,我們就在著館中庭的茶室,享受一下這有身份證的茶香。
「醒悟」正是這茶葉的身份象徵,實銀封存,隔水隔味。打開這珍藏的2014年的古樹 普洱 ,那是來自6年的醞釀。醒悟茶遵循古法手工慢發酵,從春茶採摘,到烘乾發酵需要漫長的一年時間,不是現代急速發酵的口感。所以這茶葉間,蘊含的是7年前的陽光味道。
好茶還需會沖泡,茶葉的最後這道工序講究可一點也不少。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水溫,沖泡順序。脫水茶葉和水的再次邂逅,要將那深藏內裡的芬芳因子徹底釋放出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因為對茶葉源頭和製作過程的放心,醒悟茶的沖泡是可以不用通常的「洗茶」一步。這讓對茶略知一二的我尤為讚嘆。
看過茶仙子的步驟,我也忍不住上手,學習一下這優美典雅的茶藝。模樣易學,不過這對茶性的理解,只能自我安慰了。
沸水入壺,捲曲的茶葉如同重生的精靈歡騰起來,將大自然的芬芳精華融入水中,撒到空氣之中,聞之忘俗。
輕抿一口琥珀茶湯,熱流入喉,從內心深處到周身每一個毛孔似乎都被香氣滲透。煩思清凈,耳畔彷彿有禪音佛樂。
【徽派古建築,內裡有乾坤】
沿著曲折的木棧道,我要去探尋那幾幢航拍時發現的徽派古建築。看看那粉墻黛瓦間,又有什麼樣的歷史故事。
靜水流過夏末的荷塘,穿過小橋,將煥發新生的舊宅環抱入懷。和收藏在屋簷下的珍品不同,這棟建築,本身不就是最珍貴的收藏品嗎?
舊宅內的木樑柱,雖然已經修復一新,但依然是當年的模樣。昔日的天井,已變為環保的 日光 頂棚,令人倍感舒適而又不昏暗。
室內的展示還有當年的古典韻味,卻也處處透出現代的設計美感。在這樣的舊宅院喝茶養心,對話時光,想必更能得超脫吧? !
【宿於泰:安臥藝術世界的避世隱居】
博物館的後方,就是配套的泰酒店。如果是遠道而來的朋友,或是想多盤桓數日的遊客,都是最好的選擇。特別這裡距離 上海 野生動物園和迪士尼的距離頗近,把博物館和這兩個景點穿起來遊覽,三兩天的行程是不錯的選擇。
飯店的風格和博物館的渾然天成,都是令人見而忘俗的現代中式。擇一充滿古韻的房間名,在中華傳統文化的熏染下,安然入睡,城市的煩惱復雜都暫且放下。給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都得到一次徹底的放鬆。
【食於泰:滾動舌尖的原生態味道】
晚宴在園內。郊遊度週末的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一份原生態的味道。
不需要大魚大肉,應季的食材加上新鮮的本地原料,搭配道地的烹調方式,對於放鬆的人,足慰胃和心。
【茗約茶香,伴手生活】
如果你對之前的茶香還念念不忘的話,博物館的文創禮品店有各式禮盒包裝售賣,再配上一套精緻茶具,將這回味無窮的茶香帶回家,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對茶仙子的古典服裝感興趣也可以在這裡買到。
更多TIPS
1.門票價格:
金剛博物館參觀門票100元/人,OTA平臺購票有折扣,可以提前在網上下單。
除了博物館參觀,還有不定期的研學和禪修活動,建議感興趣的寶寶提前關注官網。
2.免票政策:
a. 6週歲(含)以下的兒童免票。 (或身高1.2公尺(含)以下兒童,可免票參觀)
b. 70歲(含)以上的老人(憑身份證原件)免票。
c. 離休幹部(憑離休證)免票。
d. 殘疾人(憑殘疾人證件)免票。
3.開放時間
9:30-17:30 (週二至週日)
4.建議遊玩時間:
建議博物館之旅和上海野生動物園統一安排,特別對於親子出行
單獨博物館建議遊覽1.5天~2天
5.交通:
推薦自駕前往。
大眾運輸建議地鐵16號線野生動物園站,搭計程車抵達。
【後記】
茶香散盡,原來醒悟的是這份大隱於市的隨性態度。當都市的快節奏讓我們不得不放下了很多的時候,卻也讓我們背負了更多。
也許關注內心,善待自己,更會生活之人,生活才饋贈予最愜意的生活。